抗"疫"先锋
“看到她朋友圈发的‘为期14天的居家观察结束了,谢谢奋战在抗议一线的你们!’,特别感动。”德云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萍说的“她”是德云村的一名居家隔离人员,现在已经结束隔离返回工作地了。其实,不只是“她”,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,德云村170名(累计)居家隔离人员的内心都充满了感恩。而张萍作为村里的卫计专干,在这次防疫工作中,当起了居家隔离人员的“大管家”“小保姆”,正是她用点点滴滴的照顾和关心感动了所有居家隔离人员。
年三十早上8:30,村里接到通知,下15:00之前上报回扬人员名单。德云村30个村民小组,8位工作人员立即展开第一轮摸排工作,负责5个村民小组。“必须挨家挨户的跑、问,谁家女儿回来了,谁家儿子在家的,都要仔细问。”张萍说,“一直到中午12点,村里人喊我吃了个中饭,然后继续摸排。”
第一批摸排,总共127名回扬人员。村党委书记陆昌鹏带领村干部们建立起了“4+2=14”居家隔离管理机制:“4”即“四个一”包户分工一名分工定村领导、一名派出所干警一名村干部、一名医务人员共同负责一户隔离观察对象的服务管理;“2”即社区医生每日两次上门检查健康状况;“14”即坚守“十四天”隔离底线,有效压降风险。就此,张萍开始了 “大管家”“小保姆”的防疫工作。
德云村20组毛剑峰一家,常年在广东生活,“他们四五年才回扬中一次。”了解到疫情严重情况,毛剑峰一家主动告知村里,他们从广东回扬中前曾去武汉探望亲戚。张萍立即带着医护人员和派出所人员上门,测量体温、宣传防疫知识,最重要的是介绍居家隔离的相关要求:“这段时间,你们不能出门,有任何生活需求找我。”
晚上7点多,张萍接到毛剑峰的电话,孩子想吃零食,问能否帮忙购买。刚刚下班还没进家门的张萍立即赶到超市,按照清单一件件购买,“我们一直开着视频,有些东西没有的,就视频给他们看,换成另外的。”张萍的“跑腿代购”也有苦恼的时候,“有一次,他们需要一根苹果手机数据线,我们村里没有人是苹果手机,我就出去买,转了两条街都没买到。”
每天早上,张萍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每户(居家隔离户)走一遍,“每天的情况都不一样,要问问他们有没有新的需求。”除了跑腿代购,各种交流疏导也是张萍的工作。此前有防疫志愿者致电张萍:“22组的成小琴还有一个小时到扬中,从武汉回来的。”张萍立即带上工作人员到她家门口等着,成小琴一到家立即实施居家隔离。“当时,他们还有小情绪,不愿意配合,觉得自己又没有病。”张萍先将情况告知周边群众,再慢慢劝说成小琴及家人。心理开导之外,张萍更用实际行动说话,“他们家不经常住,很多设施老旧,我早上7点钟就从街上买了水龙头给他家换上。”
跑腿代购,修修补补……张萍说,她做的都是最基本、最简单的事情,但是,正是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,最能感动群众的心。毛剑峰一家结束居家隔离后,需要返回广东,来村里打证明时说:“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,多亏了有你们。”证明交到他们手里时,张萍为他们一家送了几个口罩,“他们要去那么远的地方,现在口罩难买,不备着点,去哪都不方便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