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>基层党建
【党建引领乡村治理】三茅街道:343个党小组当好基层治理“吹哨人”
发布日期:2020-10-10 发布人:管理员 阅读:1270次

洁净整洁的村道、清澈见底的小河、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的一盆盆鲜花……这个季节,走进三茅街道永和村,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。

然而这样赏心悦目的环境,不久前还饱受居民杂物乱堆乱放的困扰。随意摆放的木柴、违规搭建的鸡窝鸭棚,不仅破坏了村庄环境,也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。当地村干部找到相关村民进行协调,结果是“各说各的理,各有各的难”。

今年初,三茅街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,在全市六大镇街区中率先进行 “‘一米工程’建强基层党小组两年工作计划”改革,以“支部建到网格上、小组建进村组(楼栋)里”为导向,全街道33个村(社区),建立党小组343个,有力破解基层治理“最后一米”的难题。永和村借此吹响了村庄环境整治的“哨子”,新组建的9个党小组迅速“扎”村、“进”组、入“农户”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哨子有了,怎么吹就成了关键。要解决老百姓身边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不仅需要党小组下沉,发现问题的眼睛、思考问题的大脑都要沉下去,只有扑下身子跟老百姓贴得更近,才能看清楚堵点、感受到痛点。于是,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党员、一个个退休不退志的老党员被推选出来,“围着群众转、做给群众看、带着群众干”。如今,在三茅,“党员战一线、带动一大片”的工作局面被真正打开。

方法千万条,管用第一条,只有群众“点赞”了,党小组工作才谈得上有实绩、出成效。“之前是穿高跟、着西装,办事处里工作忙;现在变成了穿平底、运动装,走街串巷服务忙。”三茅街道广宁社区党员王成美口中的“改变”,是近些年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。在三茅街道江洲路社区,党委书记徐红月谈起社区点滴,滔滔不绝、激情洋溢,虽已年至五十,但看起来依然活力十足,显年轻。当问到保持活力的秘密,一旁的居民笑称“是因为每天都在社区里走访,身体锻炼出来了”。虽是玩笑,却足见口碑。

三茅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丹坦言:“将党小组阵地建在田间地头,建在群众身边,就是为了把联系服务群众‘最后一米’变为‘零距离’,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,将老百姓的困难和诉求第一时间收集上报,及时解决,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满足感、幸福感。”